中國商務新聞網 在6月5日第51個世界環境日,貝恩公司發布《亞太區可持續消費趨勢洞察》。該《洞察》通過對1.6萬名亞太區消費者開展調研發現,受訪消費者普遍十分關注可持續發展,其中,90%的受訪者表示,愿意為產品的可持續特點而支付溢價。而未來3年,40%的受訪者有意愿增加可持續產品的支出。
《洞察》顯示,亞太消費者對于環境的關注程度與西方消費者相當,且在對健康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的關注度超過了西方消費者。其中,14%的受訪亞太消費者希望購買那些關懷員工、供應商的企業的可持續產品,該比例與歐洲和美國消費者持平。同時,高達51%的受訪亞太消費者通常把購買可持續產品視為提高健康水平的一大途徑。另外,受訪的亞太消費者也非常關注生態環境,把“環?!绷腥胱钪匾娜筚徺I標準之一,該比例遠超歐洲(27%)和美國(31%)。
研究顯示,高增長市場(中國、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受訪消費者比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成熟市場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環境和社會因素。而縱觀亞太地區,在18~30歲和60歲及以上兩大受訪群組中,關注環保/社會和關注健康的人群占比基本持平,均占據總體2/3左右。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兩大受訪群組中,該比例也基本持平,均占據總體的60%~70%。
“亞太區消費者對于可持續產品所呈現出的熱情和需求讓我們倍感欣喜,這股勢頭為品牌發展提供良機?!必惗鞴救蚝匣锶藯畲罄け硎?。
但由于部分產品缺乏相關信息,或是出于對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聲明的不信任,消費者購買可持續產品出現了“言行落差”的現象,同時購買可持續產品是否便利是影響受訪者是否購買的另一大因素。
對此,貝恩建議,品牌可以采取提供可持續替代品、清晰傳遞品牌理念、提高購買便利性、拓寬產品選擇空間、優化信息渠道等措施縮小消費者的“言行落差”,贏得潛在的銷售機會和有價值的消費者推薦。
(李子晨)